长春一季度经济实现381亿增幅比同期高5个百分点
阅读次数:    来源:长春市发改委    日期:2005-08-22 15:00:23    【打印此页】    【关闭】    字号:【大 中 小】
2006年初,长春的经济增长可用“开门红”来描述。
26日上午,市统计局副局长穆华民在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长春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买足球彩票软件哪个好会上报喜:一季度,全市GDP实现381.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3.2%。有两个数据可以证明GDP高速增长:一是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4.1%;另一个是全市汽车零部件进口的大幅增长。
从年度数字上看,一季度GDP13.2%的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高5.5个百分点,比全省高2.8个百分点,比全国高3个百分点。这也是我市自2005年以来各季度的最高值。
增长力量:汽车工业的全面“向好”
我市工业对汽车的依赖超过国内任何一个城市。去年伊始,汽车工业的下滑使我市经济一路走低。而今年一季度,我市汽车工业一扫颓势,从生产上看,规模以上汽车工业完成产值333.3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一汽—大众累计完成131.8亿元,增长高达45.2%。从销售上看,一汽和一汽—大众的库存比去年同期下降28.4%。从效益上看,一汽实现利润由去年同期的0.8亿元上升到2亿元;一汽—大众实现利润由上年同期负3亿元扭亏为盈,达到1.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汽车工业的产值和利润的同步增长,是在今年初国内汽车产销率上升、利润下降的背景下实现的,显示出长春汽车的个性特征,这说明我市汽车产业发展是健康的。
穆华民分析道,目前,汽车工业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到了70.9%。汽车工业恢复性的增长,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4个百分点。长春工业经济因此全面“向好”,一季度实现总产值480.8亿元,同比增长20.3%。
增长亮点:农副产品加工业
一季度,在长春十大产业中,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表现可圈可点,一季度,实现产值58亿元,增长28.6%,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到了15.9%,由此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
一些较大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市场业绩十分乐观。以一季度产值为例,天景公司同比增长219%,吉林正大增长31%,长春福建达利增长122%。而且从目前形势看,这一增长动力还十分强劲。华正公司已完成屠宰加工生产线调试,下个月将进行试生产;金锣公司新厂区设备已安装完毕,预计8月将投产,等等。
增长软肋:消费需求乏力
经济学家把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称之为“三驾马车”。刚刚过去的一季度,长春消费需求相对经济增长还显得乏力。
一季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达2814元,增长10.3%,但人均消费支出为2196元,增长仅为5.3%。特别是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为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权威人士分析其主要原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包括居民的最终消费品部分。
目前,居民消费结构在升级,消费资金也在不断分流,我市居民将大量消费资金投向住房、教育、旅游、医疗、保险等方面,这部分资金占居民消费量的40%左右,而计入全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最终消费品仅占60%左右。这样,由于消费热点的转移,最终消费品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必然会使零售额的增长幅度逐步减缓。
增长预测:趋势较好,但“尚有变数”
我市仍属投资拉动型城市。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将向950亿元目标迈进,这对我市经济增长是一个有力支撑。
只要走一走,人们就会被长春正在涌动的项目建设热潮所感染。今年开春气温回暖滞缓,不利于项目开工建设。但一季度,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增长39.7%,同比提高了8.7个百分点。从后期投资项目的“储备”看,随着棚户区改造、长春轻轨二期工程、玉米工业园、一汽四环汽车制动器、净月综合文化中心、长春百脑汇科技资讯广场等一批大项目的陆续开工和续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态势将越来越清晰。
企业信心指数是城市经济的另一个晴雨表。一季度,我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信息指数为117.6,比上季度提高9.8个点,企业综合经营景气指数163.6,比上季度提高23.6个点。这从另一角度证明我市经济呈恢复性上升的态势。
尽管如此,有关人士仍认为,我市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仍很多。一方面受国家提高大排量汽车消费税等政策的影响,我市汽车工业恢复性增长基础并不稳定。而其他产业增长点不多,这对工业增长造成很大压力。另一方面,受流动资金紧张、开工不足和国家大幅度降低药品价格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市医药工业走低,对全市工业增长也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我市目前经济正应和了这样的表述:趋势较好,但“尚有变数”。
|